作品介绍
一、外形特征
锯鳐的身体呈长条形,外形独特。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吻部延长,呈扁平状,像一把锯子,这也是它们名称的由来。锯鳐的 “锯” 上分布着许多锋利的小齿,可以用来感知周围环境、挖掘泥沙寻找食物以及进行防御。它们的身体覆盖着坚硬的鳞片,背部一般为灰色或褐色,腹部颜色较浅。锯鳐有两个背鳍,尾鳍呈镰刀状。
二、生活习性
栖息环境:锯鳐主要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海洋及河口地区。它们喜欢栖息在浅海的沙质或泥质海底,也会进入江河等淡水环境。
食性:锯鳐是肉食性动物,以鱼类、甲壳类动物和软体动物等为食。它们利用长长的 “锯” 在海底搅动泥沙,寻找隐藏在其中的猎物,然后用敏锐的嗅觉和电感应器官感知猎物的位置,迅速出击将其捕获。
行为特点:锯鳐通常较为温和,不主动攻击人类。但当受到威胁时,它们会用 “锯” 进行防御。锯鳐具有一定的洄游习性,在不同的季节会在海洋和江河之间进行迁徙。
三、生存现状及保护
由于过度捕捞、环境污染和栖息地破坏等原因,锯鳐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,许多种类的锯鳐已被列为濒危物种。为了保护锯鳐,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包括禁止捕捞、建立保护区、加强监管和开展保护宣传等。同时,也在积极进行锯鳐的人工繁育和放流工作,以增加其种群数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