樟树
作品介绍
  中文别名:香樟、乌樟、芳樟 核心分类特征 形态鉴别: 树形:常绿乔木,高20-30m,树皮纵裂呈灰褐色块状脱落 叶片: 革质,卵形至椭圆形(5-12cm),离基三出脉(基部侧脉不达叶尖) 揉碎散发樟脑香气(含右旋樟脑、桉叶素等) 花果: 圆锥花序腋生,小花黄绿色(4-5月开花) 浆果球形,径6-8mm,成熟时紫黑色 化学型变异: 脑樟(Camphor-type):主含樟脑(>80%) 芳樟(Linalool-type):主含芳樟醇(香水原料) 油樟(Cineole-type):主含桉叶素(药用) 生态与经济价值 特性 描述 原生分布 中国长江以南、日本南部、越南 木材特性 心材红褐色,含樟脑油细胞,防虫蛀(用于衣箱、雕刻) 药用价值 根/叶/果提取樟脑(中枢兴奋剂),《本草纲目》载其"辟秽除恶" 生态风险 入侵性强(美国南部列为入侵物种),化感作用抑制周边植物 特殊适应性 抗虫机制: 叶片分泌单萜烯类(如α-蒎烯),驱避天牛等蛀干害虫 树皮木栓层厚达1cm(防火抗病) 繁殖策略: 种子需鸟类消化打破休眠(与白头鹎共生) 根系萌蘖力强,伐桩可自然更新 与近似种区别 特征 樟树(C. camphora) 阴香(C. burmannii) 叶脉 离基三出脉 羽状脉 树皮 纵裂块状脱落 平滑不脱落 香气 樟脑味 肉桂味
0
0
184
维度教育资产库
维度教育资产库
这家伙很懒,什么都没留下~
评论(0
樟树
中文别名:香樟、乌樟、芳樟 核心分类特征 形态鉴别: 树形:常绿乔木,高20-30m,树皮纵裂呈灰褐色块状脱落 叶片: 革质,卵形至椭圆形(5-12cm),离基三出脉(基部侧脉不达叶尖) 揉碎散发樟脑香气(含右旋樟脑、桉叶素等) 花果: 圆锥花序腋生,小花黄绿色(4-5月开花) 浆果球形,径6-8mm,成熟时紫黑色 化学型变异: 脑樟(Camphor-type):主含樟脑(>80%) 芳樟(Linalool-type):主含芳樟醇(香水原料) 油樟(Cineole-type):主含桉叶素(药用) 生态与经济价值 特性 描述 原生分布 中国长江以南、日本南部、越南 木材特性 心材红褐色,含樟脑油细胞,防虫蛀(用于衣箱、雕刻) 药用价值 根/叶/果提取樟脑(中枢兴奋剂),《本草纲目》载其"辟秽除恶" 生态风险 入侵性强(美国南部列为入侵物种),化感作用抑制周边植物 特殊适应性 抗虫机制: 叶片分泌单萜烯类(如α-蒎烯),驱避天牛等蛀干害虫 树皮木栓层厚达1cm(防火抗病) 繁殖策略: 种子需鸟类消化打破休眠(与白头鹎共生) 根系萌蘖力强,伐桩可自然更新 与近似种区别 特征 樟树(C. camphora) 阴香(C. burmannii) 叶脉 离基三出脉 羽状脉 树皮 纵裂块状脱落 平滑不脱落 香气 樟脑味 肉桂味
关闭详情
维度教育资产库
0
0
评论(0
关闭评论
发送
产品故事名
关闭产品故事
内容区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