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品介绍
分类地位:
苔藓植物门(Bryophyta)
真藓纲(Bryopsida)
提灯藓科(Mniaceae)
形态特征
植株特征:
莲座状丛生,直径可达5-10cm
叶片倒卵形,长5-8mm,呈鲜绿色
具明显中肋,叶缘有细齿
繁殖特征:
孢蒴长圆柱形,高出叶面
蒴柄细长,红色至红褐色
生态习性
地理分布:
中国(西南至东北地区)
日本、朝鲜半岛
喜马拉雅地区
生长环境:
阴湿林地、腐木或岩面
常见于海拔1000-3000米
喜酸性基质(pH4.5-6.0)
特殊价值
药用价值:
全草入药(中药名"回心草")
含黄酮类、多糖等活性成分
传统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
生态价值:
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组成
水土保持功能显著
观赏价值:
苔藓微景观常用材料
日本庭园传统配置植物
保护现状
受威胁因素:
过度采集(药用和观赏)
栖息地破坏
保护等级:
中国部分省份列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
IUCN评估:近危(NT)
栽培要点
光照需求:散射光(忌直射)
湿度要求:空气湿度>70%
基质选择:泥炭土混合火山岩
繁殖方法:分株或孢子繁殖
文化意义
日本园艺文化中的"侘寂"美学代表
中国传统药用历史超500年
现代苔藓艺术创作热门材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