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品介绍
基本信息
学名:Diagramma pictum pictum,有时也被写为 Plectorhynchus pictus 等多种同义学名。
分类地位:属于脊索动物门、辐鳍鱼纲、鲈形目、仿石鲈科、胡椒鲷属。
英文名称:Painted Sweetlips,也被称为 Pictus Sweetlips 等。
形态特征
体型:身体呈长椭圆形,侧扁,体长一般在 45 厘米左右,最大可达 100 厘米。
颜色:幼鱼体呈褐色,有大型白色斑块,随着成长,身体颜色逐渐淡化,成熟后全身呈灰色,腹部颜色较浅,体侧密布黑褐色斑点。
鳍部:背鳍单一,中间缺刻不明显,硬棘数较多;臀鳍基底短;腹鳍末端延伸至肛门后;尾鳍几近截平,幼鱼的尾鳍分叉较深,成年鱼的尾鳍分叉较少。
斑纹:身体上有独特的黑色或深褐色斑点和条纹,这些斑纹如同画家笔下的作品,使其得名 “斑胡椒鲷”,斑点的大小和分布因个体和生长阶段而异。
image
动物 斑胡椒鲷
生活习性
栖息环境:主要栖息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的珊瑚礁、岩礁区域以及泥沙底质的浅海海域,喜欢在礁石洞穴、礁石缝隙等地方活动,也会出现在河口、海湾等半咸水区域。
食性:属于肉食性鱼类,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、小型鱼类、甲壳类动物等为食,如虾类、蟹类、贝类以及一些小型的礁栖鱼类。
活动规律:通常白天会隐藏在礁石缝隙或洞穴中,夜间出来觅食,属于夜行性鱼类。
分布范围:广泛分布于印度 - 西太平洋地区,包括红海、东非沿岸、日本南部、中国南海和东海、菲律宾、印度尼西亚、澳大利亚北部等海域。
生态意义
维持食物链平衡:在海洋生态系统中,斑胡椒鲷是中级消费者,控制着小型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的数量,同时也是大型鲨鱼、石斑鱼等海洋掠食者的猎物,对维持海洋食物链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。
推动营养物质循环:其在海底觅食的行为有助于搅动底质,促进营养物质的循环和释放,有利于海底生物的生长和繁殖,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具有积极影响。
渔业利用与保护
渔业价值:斑胡椒鲷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食用鱼类,其肉质鲜美,营养丰富,在东南亚等地的海鲜市场上比较常见,同时也被作为游钓鱼类,深受钓鱼爱好者的喜爱。
保护现状:虽然目前斑胡椒鲷尚未被列入濒危物种名单,但由于过度捕捞、海洋污染、珊瑚礁破坏等人类活动的影响,其种群数量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,一些地区已经开始采取限制捕捞尺寸、禁止在繁殖季节捕捞等措施来保护其资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