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品介绍
龟背竹(学名:Monstera deliciosa Liebm.)是天南星科龟背竹植物,攀缘藤状灌木。茎粗壮,呈绿色,有苍白色半月形叶迹,有肉质气生根;叶成2列,柄长,叶呈心状卵形,厚革质,边缘羽状分裂;花序柄粗糙,佛焰苞厚革质,肉穗花序近圆柱形,花单性,淡黄色,花期8—9月;浆果淡黄色,果实可食用。因其枝干如竹子,叶片巨大颜色翠绿且长相奇特,像乌龟壳上花纹,故名“龟背竹”。
龟背竹原产于南美洲、墨西哥,各热带地区多引种栽培。中国福建、广东、和云南等地栽培于露地,北京和湖北等地多栽于温室。龟背竹常附生于热带雨林中的高大树木上。其有一定的耐阴性,忌强光暴晒和干燥,喜欢高温潮湿的环境。北方人们常把龟背竹用作室内盆栽。其在南方则可独植于池畔,溪水旁。龟背竹的繁殖方式有播种、扦插、分株等。
龟背竹作为室内大型盆栽观叶植物,养护简单,其能够被制作成迷你观叶。龟背竹体内含有许多有机酸,能吸收甲醛等有毒有害气体,夜间还可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, 因其可以净化空气,益于人的身体健康,故花语和寓意均有“健康长寿”之意。 龟背竹属于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中的一种,其毒性是汁液具刺激及腐蚀的作用,若不慎触碰到,皮肤便会发痒、发红肿胀、疼痛及烧伤,若不慎误食则会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中毒症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