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品介绍
外形特征
体型:安第斯神鹫是世界上最大的食腐猛禽之一,体长 100-130 厘米,翼展可达 3.3 米,雄性平均体重 12.5 公斤,雌性平均体重 10.1 公斤.
羽毛:成熟时羽毛为黑色,颈部有一圈白色羽毛,成年后翅膀上也有白色的飞羽,雄性的飞羽更为明显.
头部:头部和颈部几乎没有羽毛,呈红色至黑红色,头顶扁平,雄鸟头顶有深红色的肉冠,脖子上挂有肉垂,雌性则没有这种性征.
喙与爪子:喙的末端为钩状,适合从尸体上撕下腐烂的肉,但脚爪相对不适合抓握,更适合走路.
分布范围
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,从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开始,沿着安第斯山脉向南延伸至厄瓜多尔、秘鲁、智利,最后经过玻利维亚和阿根廷西部直至火地群岛,还见于玻利维亚东部、秘鲁北部及巴西西南部的低地地区等.
生活习性
栖息环境:栖息在安第斯山脉海拔 3000-5000 米的山地、沿海山地生境以及开阔草原,偏好相对开阔的无林区,如高山草甸和石质山地,也会在岩架或洞穴的悬崖面上栖息和筑巢.
觅食行为:主要以腐肉为食,每天飞行超过 200 公里寻找腐肉,在内陆偏好大型动物尸体,在海岸附近则以搁浅的海洋哺乳动物尸体为食,有时也会袭击较小鸟类的巢穴并吃掉蛋,甚至会追逐和捕捉活的猎物.
活动规律:安第斯神鹫是群居鸟类,群体中具备发达的社会结构,通过肢体语言等确定等级地位。它们主要依靠滑翔的方式飞行,从地面升起时需要扇动翅膀,但上升到一定高度后,就几乎不需要再扇动翅膀,可借助热气流在空中滑翔数小时搜寻腐肉.
生长繁殖
繁殖期:在五六岁时性成熟,交配季节通常为 2-6 月.
求偶交配:交配前雌雄会选择筑巢地点并在附近栖息,求爱时雄鸟颈部皮肤变色、膨胀,会张开翅膀接近雌鸟,发出嘶嘶声等,同时有展翅跳跃和跳舞等行为.
巢穴建造:大多数安第斯神鹫不会精心筑巢,只是直接在裸露且难以接近的悬崖壁架上产蛋.
产卵孵化:通常产 1-2 枚蛋,重约 280 克,长 7.6-10.1 厘米,单个蛋孵化期为 54-58 天,由雌鸟雄鸟共同孵化.
保护现状
种群数量:据 2024 年美国鸟类保护协会数据,安第斯神鹫种群数量约为 10000 只.
保护级别:2020 年 8 月 10 日,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》(IUCN)将其列为易危(VU),它还被列入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》(CITES)附录 Ⅰ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