伪蝎
作品介绍
  基本信息 学名:Pseudoscorpionida。 界:动物界;门:节肢动物门;亚门:螯肢亚门;纲:蛛形纲;目:伪蝎目。 命名由来:因其触肢末端钳状、体型似蝎而得名,又名拟蝎,也称书蝎和假蝎。 形态特征 体型体色:体小型,体长通常在 1-18mm 之间,最大物种为 Garypus titanius,体长可达 12-15 毫米。体色各异,多为黑色、棕色、黄褐色、淡黄色等柔和颜色。 身体结构:体被几丁质骨化形成的外骨骼,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体段,两部分宽阔地相连。头胸部有方形或三角形的背甲,腹部明显分节。 image 动物 伪蝎 附肢:附肢主要由 1 对前螯、1 对触肢和 4 对步足组成。触肢非常发达,末端钳状,螯上听毛以及其他一些结构是重要的感觉器官;步足由 6 或 7 节组成,足的末节有 2 个爪和一个中垫,可使伪蝎在光滑表面上行走。 生活习性 栖息环境:全球广泛分布,在热带和亚热带种群密度和多样性最高。生活场所多样,包括土壤、落叶层、哺乳动物巢内、洞穴、建筑物的木板间、书页间,少数生活在海岸高潮标间的隐蔽处的水草和漂流物上。 活动规律:通常是独居的,也有部分群居,经常在夜间活动,白天多在黑暗的地方,受到惊扰会迅速跑到隐蔽处。 食性:为捕食性动物,以弹尾虫、螨类、啮虫目、甲虫及其幼虫等小型节肢动物为食。 繁殖方式 交配:雄性产生精荚并附着在基质上,雌性将其捡起。部分种类的雄性会有 elaborate mating dance 引导雌性接触精荚,如螯伪蝎总科的一些种类。 生育:雌性将受精卵携带在腹部的育儿袋中,每窝可孵化出 2-50 只幼体,每年可能有 1-2 窝。幼体经过三次蜕皮,分别为原若虫、二若虫和三若虫阶段,发育成熟后不再蜕皮,寿命一般为 2-3 年。
0
0
685
维度教育资产库
维度教育资产库
这家伙很懒,什么都没留下~
评论(0
伪蝎
基本信息 学名:Pseudoscorpionida。 界:动物界;门:节肢动物门;亚门:螯肢亚门;纲:蛛形纲;目:伪蝎目。 命名由来:因其触肢末端钳状、体型似蝎而得名,又名拟蝎,也称书蝎和假蝎。 形态特征 体型体色:体小型,体长通常在 1-18mm 之间,最大物种为 Garypus titanius,体长可达 12-15 毫米。体色各异,多为黑色、棕色、黄褐色、淡黄色等柔和颜色。 身体结构:体被几丁质骨化形成的外骨骼,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体段,两部分宽阔地相连。头胸部有方形或三角形的背甲,腹部明显分节。 image 动物 伪蝎 附肢:附肢主要由 1 对前螯、1 对触肢和 4 对步足组成。触肢非常发达,末端钳状,螯上听毛以及其他一些结构是重要的感觉器官;步足由 6 或 7 节组成,足的末节有 2 个爪和一个中垫,可使伪蝎在光滑表面上行走。 生活习性 栖息环境:全球广泛分布,在热带和亚热带种群密度和多样性最高。生活场所多样,包括土壤、落叶层、哺乳动物巢内、洞穴、建筑物的木板间、书页间,少数生活在海岸高潮标间的隐蔽处的水草和漂流物上。 活动规律:通常是独居的,也有部分群居,经常在夜间活动,白天多在黑暗的地方,受到惊扰会迅速跑到隐蔽处。 食性:为捕食性动物,以弹尾虫、螨类、啮虫目、甲虫及其幼虫等小型节肢动物为食。 繁殖方式 交配:雄性产生精荚并附着在基质上,雌性将其捡起。部分种类的雄性会有 elaborate mating dance 引导雌性接触精荚,如螯伪蝎总科的一些种类。 生育:雌性将受精卵携带在腹部的育儿袋中,每窝可孵化出 2-50 只幼体,每年可能有 1-2 窝。幼体经过三次蜕皮,分别为原若虫、二若虫和三若虫阶段,发育成熟后不再蜕皮,寿命一般为 2-3 年。
关闭详情
维度教育资产库
0
0
评论(0
关闭评论
发送
产品故事名
关闭产品故事
内容区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