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品介绍
形态特征
体型:体型较大,体长 56 - 65 厘米,翼展可达 145 - 170 厘米,体重约 1000 - 1600 克。
羽毛:头部宽大,面盘显著,呈灰色或灰白色,眼周黑色,使眼睛看起来更加突出。上体主要为灰褐色,密布着白色和棕色的斑点及横斑;下体白色或灰白色,有褐色或棕色的纵纹。
眼睛:眼睛大而圆,呈黄色,目光敏锐。
爪子:爪长而锋利,呈黑色,是捕捉猎物的有力武器。
分布范围
地理分布: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的北部地区,从欧洲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,向东一直延伸到俄罗斯的远东地区,包括西伯利亚、蒙古北部以及中国的东北地区。
栖息环境:主要栖息于原始针叶林、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等森林环境中,尤其是那些树木高大、林冠茂密、有丰富树洞资源的森林。这些地方为它们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和繁殖场所,同时也有丰富的猎物资源。
生活习性
食性:主要以鼠类、蛙类、小鸟以及小型哺乳动物等为食,是控制鼠害的重要益鸟。在冬季食物短缺时,也会捕食一些较大的猎物,如野兔等。
活动规律:夜行性鸟类,白天多隐藏在茂密的树林中,通常栖息在高大树木的树杈上或树洞中,不易被发现。夜晚出来活动和觅食,飞行时无声无息,凭借敏锐的听觉和视觉在黑暗中寻找猎物。
领地意识:具有较强的领地意识,会通过鸣叫和展示行为来宣示领地。在繁殖季节,这种领地行为更为明显。
繁殖习性
繁殖期:繁殖期通常在 3 - 5 月。
筑巢:一般利用其他大型鸟类废弃的巢穴,如鹰巢、乌鸦巢等,有时也会选择在高大树木的树洞中筑巢。
产卵孵化:雌鸟每次产卵 2 - 4 枚,卵呈白色,椭圆形。孵化期约 28 - 32 天,由雌鸟主要负责孵化,雄鸟负责为雌鸟提供食物。雏鸟出壳后,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,经过约 42 - 46 天,雏鸟能够离巢飞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