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品介绍
型涉禽,也是该属的单一物种,无亚种分化.
形态特征:雄性流苏鹬在繁殖期的羽毛非常有特色,它们的面部可能呈黄色、橙色或红色等,并且有细小的疣点和褶皱,看起来像 “变脸高手”。最为显著的是其脖子上长有一圈蓬松夸张的流苏羽毛,颜色各异,有栗棕、栗红、米白色、白色、淡黄色、黑色带紫色光泽等;而非繁殖期的雄鸟以及雌鸟的羽毛则相对素净,雌鸟比雄鸟略小,脸上无裸露部分,头和脖子上也没有夸张的彩色羽毛.
分布范围: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,在中国新疆和西藏南部有分布,为福建、广东、台湾、广西的冬季候鸟,也是青岛、福州的旅鸟.
生活习性:流苏鹬主要栖息在苔原和河岸的湖泊、河岸草原边缘、沼泽和湿草甸等地。它们喜欢结群活动,在非繁殖季节常与其他涉禽混群。觅食时会将细长的嘴伸入水中,啄食甲虫、蟋蟀、蚯蚓、蠕虫等无脊椎动物,也会吃水生植物、杂草种子、水稻和浆果等。其繁殖期在 5-6 月,此时雄性会通过展示羽毛、摆出各种姿势等方式来吸引雌鸟,并且存在三种不同形态和求偶行为的雄鸟,分别是独立流苏鹬、卫星流苏鹬和伪雌流苏鹬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