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氏树蛙
作品介绍
  形态特征 体型:体型中等,雄蛙体长约 40 - 50 毫米,雌蛙略大,可达 50 - 60 毫米。 颜色:身体背部通常为翠绿色,色泽鲜艳,这也是其被称为翡翠树蛙的原因。有些个体的背部可能会有一些不规则的白色或浅黄色斑纹。腹部颜色较浅,多为白色或淡黄色。 皮肤:皮肤光滑,有光泽。 四肢:四肢较长且纤细,指、趾端有吸盘,便于它们在树枝和叶片上攀爬。 生活习性 栖息环境:主要栖息在海拔 500 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区,喜欢生活在潮湿的树林、竹林、灌丛以及稻田附近的草丛中。 食性:以昆虫为食,如蚊子、苍蝇、蛾类、甲虫等,是农田和森林中的有益动物,对控制害虫数量起着重要作用。 繁殖:繁殖季节通常在春末夏初,此时雄蛙会发出清脆的叫声来吸引雌蛙。它们一般在静水塘或稻田等水域附近的植物上产卵,卵通常被包裹在泡沫状的卵团中,附着在叶片或树枝上。 分布范围 中国:主要分布在台湾地区。 其他国家:日本(琉球群岛)、菲律宾等地也有分布。 保护现状 在台湾,史氏树蛙被列为保育类动物。由于栖息地破坏、环境污染以及人类活动的干扰等因素,其生存面临一定的威胁。保护史氏树蛙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。
0
0
21
维度教育资产库
维度教育资产库
这家伙很懒,什么都没留下~
评论(0
史氏树蛙
形态特征 体型:体型中等,雄蛙体长约 40 - 50 毫米,雌蛙略大,可达 50 - 60 毫米。 颜色:身体背部通常为翠绿色,色泽鲜艳,这也是其被称为翡翠树蛙的原因。有些个体的背部可能会有一些不规则的白色或浅黄色斑纹。腹部颜色较浅,多为白色或淡黄色。 皮肤:皮肤光滑,有光泽。 四肢:四肢较长且纤细,指、趾端有吸盘,便于它们在树枝和叶片上攀爬。 生活习性 栖息环境:主要栖息在海拔 500 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区,喜欢生活在潮湿的树林、竹林、灌丛以及稻田附近的草丛中。 食性:以昆虫为食,如蚊子、苍蝇、蛾类、甲虫等,是农田和森林中的有益动物,对控制害虫数量起着重要作用。 繁殖:繁殖季节通常在春末夏初,此时雄蛙会发出清脆的叫声来吸引雌蛙。它们一般在静水塘或稻田等水域附近的植物上产卵,卵通常被包裹在泡沫状的卵团中,附着在叶片或树枝上。 分布范围 中国:主要分布在台湾地区。 其他国家:日本(琉球群岛)、菲律宾等地也有分布。 保护现状 在台湾,史氏树蛙被列为保育类动物。由于栖息地破坏、环境污染以及人类活动的干扰等因素,其生存面临一定的威胁。保护史氏树蛙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。
关闭详情
维度教育资产库
0
0
评论(0
关闭评论
发送
产品故事名
关闭产品故事
内容区域